一段支教路 一生凉山情

浏览数:142 


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校 罗川兰


2020 年,肩负“人和教育”“和声课堂”推广运用的责任和使命,我踏上了凉山支教之路。在三小工作期间,我担任 16 个班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一年级朗诵兴趣班教学、五年级2班午间餐管理工作以及学校信息技术相关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此外,受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徐志勇主任委派,担任凉山州西昌支教团班委宣传委员,负责活动宣传及整理、编辑每月《支教月报》。

种下编程的种子

由于学校扩建改造,信息机房被拆,信息技术课只能在教室里上;大部分学生家庭都没有电脑设备,并且在学校接触电脑的时间也很少;班级人数也很多,开展信息技术教学面临巨大挑战。而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能给三小孩子们带来些什么新的东西呢?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特色,以及三小学情,我制定了了解信息社会发展、认识鼠标键盘等教学内容。为了解决设备短缺的难题,我不仅请不同的学生上台操作、演示,切实感受,还在教学中设计了信息技术词语接龙、画键盘、画程序图等活动,学生们很高兴地拿出纸笔,有用彩笔的,有用直尺的,十分用心地在纸上创作。甚至还主动上台分享自己画好的作品。

在课堂中,融合“和声课堂”的“尊重差异”“人人发展”的理念,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站起来不能立即说出来或者说话很小声,我也会慢下来,鼓励着、等待着他们的发言。或者先跳过他们,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几分钟过后再请他们来发言,一定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得到掌声的机会。

一学期下来,我看到了孩子们从学习之初的“恐惧”“有畏难情绪”“不敢举手发言”再到学习中“很有趣”“乐分享”,有了自主学习的欲望和动机。在重庆市第二届青少年创新教育大会上,我展示、分享了三小孩子们是如何在没有机房、没有编程基础,班级人数也很多的环境下,完成了图形化编程的项目式学习,让更多的老师们看到了三小孩子的风采与成长。

三小教学的现代化

在三小的教研工作中,我根据学校发展方向,并结合西昌市第三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学校创新教育教学培训计划,负责了学校依托信息技术与多学科融合开展创新教育教学的活动的相关工作,撰写了活动培训计划,并且在学校教研活动中进行了相关培训。

“提升教学技术能力,构建教学七彩课堂”教研活动中,分享了多媒体信息的采集和压缩技术;图像、语音、动画和视频的简单处理;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使用,以及录屏软件的使用方法等。帮助老师们了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效益,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在“钉钉办公软件培训,推动教师智慧办公”培训活动中,帮助学校搭建了钉钉应用后台、进行企业号认证、制定特色功能应用。并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中,对老师进行了软件使用方法的培训,并且负责全校师生志愿者平台的注册方法指导和平台管理;负责给参加德育展示、优质课展示的老师们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创新教育教学系列培训活动,加强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了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整体水平。鼓励和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学校各类活动,以及综合组教研活动。在学校“以读书为乐,与文明同行”读书月活动中,分享了读书日常。

难忘西昌三小

2020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于我也是。在人和街各级领导的殷切关怀、殷殷叮嘱下,暂别熟悉的工作环境,我踏上了凉山支教之路。在西昌市第三小学工作、生活了一学期,被三小学校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感染并迅速融入其中。

总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次是真切感受了。来到三小,见到了质朴、可爱的三小孩子们。坐在最后一排、总是被我请起来回答问题、最后能主动举手上台编写程序的小男孩;坐在第一排画漫画、最后送了我一幅画的小男孩;第一个来到办公室,拿着优盘要拷贝编程程序的小女孩……何其幸运,能遇到你们。希望我能带给你们外面世界的信息,在你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印记。

不能忘记的还有西昌的美景。有多少个观赏的角度就有多少道曼妙的风景的邛海湿地公园;生活节奏再快,也能让人停下来享受晴空和微风的月亮湖公园;承揽卫星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

一段支教路,一生凉山情。未来回到工作室后,我也会在工作室的带领下,继续关注三小的教育教学,做好手拉手的牵校工作,源源不断地为三小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也和三小师生们一起期盼着三小崭新的风貌,共同展望着三小美好的未来。


    ——选自《人和教育》第33期(2021年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