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设计作业,助力学生健康睡眠 ——“五项管理”之初见浏览数:487次
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校 钟轶 如今信息时代,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增大。要想学生学业有高质量的发展,又促进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提升,“减负提质”是“作业”高效的明灯。著名的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学生练习本里包含着全部教育过程的成果。这说明作业设计需要科学高效。而“科学的作业设计”就可以减负提质,进而达到“五项管理”所说的学生睡眠健康、身心健康、知识增长。 我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认为科学设计的作业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作业要激发、促进思考力。其次,作业要控制时间和作业量。第三,作业要呈现梯度和层次。第四,作业要联系生活和实际。第五,形式要考虑习惯和养成,并兼具趣味性和挑战性。 根据这样的特点梳理,我们总结了一些科学设计作业的小妙招,以此达到省时高效:1.分类别分课时相结合;2.基础与重难点相结合;3.设计与讲评相结合;4设计与分层相结合,5.学科和生活相结合。 一、分类别分课时相结合 对于小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应放置于不同时段,并且考虑学生心理、情绪、学习状态、精力等诸多因素,方能有的放矢地安排时段,省时高效,达到“五项管理”的“作业”的目标和初衷。 以语文学科为例。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可以利用“晨学”时光,因为早晨学生头脑清醒,记忆力卓越,学习效果最佳;与阅读、习作相关,或与重难点相关的知识点,需要利用“课内时间”。课内学习和当天的作业应紧密结合,既检查了学习效果,又突破了难点,还可拓展延伸。“课间”或“延时”时段可以安排辅导和纠错、订正等作业,促进质量落实、人员落实。 二、基础与重难点相结合 基础与重难点相结合。那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什么呢?好处是体现了作业的丰富性和功能性。基础加上重难点,针对了不同的学生,不同学习内容,体现了作业的融合性,变化性,丰富性。这样的作业,可以照顾到不同认知水平,前情经验的学生,让每个孩子得到相应发展,做最好的自己。 同时基础知识与重难点相结合,既可以通过基础知识的持续学习,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通过重难点的尝试突破来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了作业功能性特点。 三、设计与讲评相结合 其一,为什么这样做?设计与讲评相结合,体现的是自学、共学、复习为一体的融合性学习。这样做的好处是重难点突出,知识点少而精;还考虑到不同学生自学学情,适时调控课内学习,继而课内讲评后的学习效果又会不同,为课下作业设计做好准备。 其二,怎样做?讲评存在于课前、课中、课后。显然,课中是老师面对全体学生的时候,所以重难点的讲、评都要讲求实效。评讲前,设计的内容不能只有知识的单纯植入,应考虑学生当下认知水平、情绪状态、知识结构等。评讲时,除了和学生沟通知识上的内容,更应该照顾学生情绪的带入、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反馈和提升,做到有质量的作业评讲。评价后,要询问学生接受的情况,为进一步的巩固,设计更科学、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作业。 四、设计与分层相结合 这一妙招是在分析作业完成情况后,在分层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方式进行重构。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这就需要教师设计的作业可以照顾全员。 作业反馈情况是很珍贵:一是可以检验作业设计是否适合本班学情;是否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作业批改后,教师都会对作业进行分类分层,把握情况,以便对自己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充分、真实的掌握。有了反馈和分析,对于我们进一步设计教学内容和突破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才有了进一步地评讲和批改。 既然要设计与分层相结合,群体评讲和个别评讲是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因为面批和群批照顾到了不同情况,不同群体的学生,照顾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群批的作业设计大多针对大多数学生没能掌握的知识;而面批主要针对少数学生的困惑,作业设计可以个性化、人性化,科学化。面批可一人面批,还可两三人面批,这都取决于作业反馈的情况,以及学情的分析。 五、学科和生活相结合 作为语文老师,大多都是班主任,也就是不光考虑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学习,更要站在一个班主任的角度,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的部分作业设计还要和各科老师达成共识和一致,比如要针对阅读、劳动、锻炼、亲子关系等几方面设计作业,照顾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总之,对于“五项管理”中的“作业管理”,我们主要思考了作业和睡眠的关系,作业和学生生长发育、身心健康的关系。以此激发了我们“科学设计作业”的思考和实践,这样做,不但帮助学生的学习省时高效,还给予了学生更多自主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当然,这只是作为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粗浅的一些思考,还需要更深入地学习和实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更多的努力。 ——选自《人和教育》34期(2021年9月刊)
|